陕西咸阳夯实产业基础、挖掘人才潜能——“双轮驱动”加速振兴脚步-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陕西咸阳夯实产业基础、挖掘人才潜能——“双轮驱动”加速振兴脚步

发布人: 袁雅茹

来源: 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 2023-07-27

字号:[大] [中] [小]

微信分享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陕西咸阳夯实产业基础、挖掘人才潜能——“双轮驱动”加速振兴脚步

2023-07-27 15:42:12

公开事项名称

陕西咸阳夯实产业基础、挖掘人才潜能——“双轮驱动”加速振兴脚步

索引号

制发日期 : 2023-07-27

制发日期

2023-07-27

  近日,永寿县马坊镇寨子村村民雷雪彦正在大棚里掐茄花粉头。

  日前,在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新阳镇白塔村的药用野菊花种植基地里,记者见到了满脚沾泥的村民郑妮妮:她高扎着马尾,整个人显得非常利落,双手飞快地拔掉地里的杂草,直到天色渐晚仍没停下来的意思。“以前在外地打工,心里总是漂泊不定。”郑妮妮头也不抬地跟记者念叨,几年前,她选择回到家乡,“种植基地离我家就几分钟路程,在这里干活心里踏实多了,除了照看基地、打理菊花,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照顾老人和孩子。”

  最近几年,白塔村里的药用菊花、苹果、大葱等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郑妮妮们”纷纷从天南海北回到家乡。“以药用野菊花为例,村民负责除草、烘烤、晾晒等前端工序,其他流程则由我们的合作企业来完成。”白塔村村委会副主任郑直告诉记者,“每月大家能收入2000多元,关键是家里有人照顾了。”

  近年来,咸阳市的几个脱贫县像郑妮妮这样的返乡务工者越来越多。得益于“1468”工作思路的持续推动,全市以“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为主线,从产业入手,从人才抓起,通过“双轮驱动”为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夯实基础,也为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筑牢产业根基

  让新项目新业态进村入户

  盛夏时节,白塔村的村头巷尾一片宁静祥和。“大家都没闲着!忙着拾掇苹果树,树底下套种的‘漠西大葱’还得勤浇水,菊花基地也一堆活儿哩!”郑直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产业多了,不少村民开始了在家门口的打工生活。

  2019年起,白塔村和华润集团三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育药用野菊花,首批试种的五十亩品质和产量都获得了良好反响,三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对全部菊花进行回收,实行包产包销。

  接下来的几年,公司不断扩大种植面积,药用野菊花种植产业也成了白塔村助农增收的关键力量。当地村民以每亩45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组建基地并集中生产管理。

  “大伙把土地租出去赚一份钱,家门口务工还能再赚一点。”郑妮妮说,“除了长期聘用的人外,在菊花种植、收获的农忙季节,基地至少还要雇几十名村民来干活,大家根据每天的工作量挣工资,一天能赚100多元。”目前,白塔村共种植药用野菊花260余亩,每亩年净收入在3000元以上,村里50余人在种植基地务工,人均年务工收入8000元以上。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近年来白塔村采取“村集体 企业 农户”的模式,发展百亩现代化苹果种植园,引进秦脆、鲁丽等苹果新品种,同时套种百亩种植时间短、收益快的“漠西大葱”;还立足本地特色发展菜籽油加工产业,预计可日产0.5吨精炼灌装菜籽油,带动10名脱贫劳动力务工,年净产值达12万元。

  除了在传统的种植养殖产业里找办法,农文旅融合也成为咸阳发展脱贫产业的新路径。

  日前,在永寿县监军街道寨里村农旅融合园内,淡淡的中草药香透过葱郁的树木飘出“百草园”,经过一场夏雨洗礼后的蜀葵长势喜人。这天恰逢周末,农旅融合园内的“百草科普园”里人头攒动,有家长带着孩子到户外学习辨识植物的,也有身着汉服的女生在花草中拍照,农趣与美景在此交相辉映。

  “白天逛了百草科普基地,打卡周末大集,去大棚摘一篮子西红柿,晚上感受田园灯光秀,享受音乐烧烤露营,住一晚再回家,孩子特别开心。”来自长武县的游客贾珍一家三口在这里度过周末后仍意犹未尽。

  据了解,近年来,永寿县按照“药果兴牧建大棚,四园联动促振兴”的产业思路构建农旅融合大格局,将“农事体验”的价值赋予传统种植产业,建成以中药材园为主的科普观光区,种植芍药、连翘、板蓝、丹参等中药材10余种,带动群众220户;以“能人 农户”模式吸引返乡大学生创业,建成以“耕地一分田”和“灰灰兔”体验馆为主的农耕体验区,灰灰兔出栏1.5万只,带动群众就业106户;建成以苹果示范园为主的采摘休闲区,流转土地300亩,带动群众就业36户。

  强化人才培养

  让新理念新技术生根发芽

  在拓宽产业思路的同时,激发人才活力成为咸阳巩固脱贫成果的另一“引擎”。走进永寿县马坊镇永寿广茄蔬菜种植基地,上百个蔬菜大棚有序排列。大棚里,新鲜的小茄子挂满枝头,可以想见未来的丰收场景。

  “这里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广茄比西安附近的品质还好,销量也好。”永寿县马坊镇寨子村的广茄种植大户李康介绍。2020年底,李康返乡成立利康广茄蔬菜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永寿广茄”品牌商标。当年11月动工的“永寿广茄”基地,目前已发展为占地340亩、建成日光大棚358座、亩产达1万公斤的规模。

  “广茄相比其他果蔬更好管理,每年6月开始采摘,一直摘到11月,来年还可以倒茬种上甘蓝、青菜。”如今李康已成远近闻名的“茄子专家”,“可别小瞧这小小的茄苗,一株茄苗能产60多斤茄子呢!”

  为扩大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和品牌效应,李康从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意识到必须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团队,一方面满足自己的种植需要,一方面也为周围乡亲提供凯发k8国际娱乐官网入口的技术支持。最初他聘请来自山东的技术员进行育苗、嫁接、移栽,并同步培养本村6名有种植基础的农户学技术,此外还免费为周边村镇提供技术指导、管理方法等。他说:“我不怕失败也不怕损失,农民必须上手多练习,才能掌握技术。”

  “一开始我们自己嫁接的茄子成活率不高,原因在于嫁接时需覆膜,工序繁琐,隔一天就要揭膜晾晒15—20分钟,每天两次,时间稍微把握不好就死了。”为提高茄子嫁接的成活率,在3个月的学习和苦练后,李康团队的技术员雷雪彦嫁接的茄子,成活率从60%提高到90%以上,但她也吐槽:“为了让茄子长得又直又多,大家要在授粉时掐粉头。前两遍好掐,粉头越多,越不好掐,所以大家就得苦练技术。”

  如今,李康团队通过种养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培训,让当地群众带着技能进基地,有效解决了本村及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仅去年茄子采摘期,每天用工50人以上,每年支付务工费近300万元,带动脱贫户25户97人增收,村集体经济资产累计达到151万元。

  李康的经历,成为咸阳市大力引进返乡创业人才、推动脱贫产业发展的缩影。“咸阳市每年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农民30余万人次。截至2022年底,培育高素质农民2.2万余人。”咸阳市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乾县也在培育乡土人才上做起了文章。据了解,乾县立足葡萄产业,引进“红玫瑰”改良葡萄品种后,强化人才培养,定期组织农民去县农广校学习,确保葡萄改良提质不走弯路,群众产业增收有盼头。目前,仅城关镇邀驾宫村就已培养出50名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

  “参加培训有段时间了,农广校葡萄专家张改运从葡萄树修剪、管理等方面细细讲解,我有信心照料好‘红玫瑰’。”邀驾宫村村民黎志中说,“我对明年丰产增收很有信心。”

相关文章
相关文章

习近平给“国际青年领袖对话”项目外籍青年代表的回信

10-21

中国扶贫发展中心关于构树扶贫工程专项评价项目承担机构评审结果公告

丽江市以项目建设推进乡村振兴

10-21

【广西】我区日前出台政策——管好扶贫项目资产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10-21

“国家乡村振兴局:23类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数额超千亿”?官方正式辟谣

网站地图